装扮型景观设施是沉重的包袱
长期以来,我们的城市景观设计都沉湎于所谓高尚文明的浮华装饰、纪念碑式的建筑以及“人间天堂”般的花园造景之中。
其次,对城市进行精心打扮的行为,如当前城市建设中斥巨资来摆花、建规模超长的广场等,是最不生态的做法、是城市文明不成熟的表现,因为斥巨资建的花坛、修的广场等不能自我照料、自我生息繁衍、长期而言,城市会因精致装扮型的景观设施而背上沉重的包袱。
回归到土地与人的真实关系
城市景观设计应该重归“生存的艺术”—一种土地设计与保护艺术。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必须承担起重建桃花源、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任。而面对这样的重任,景观设计必须走向广阔、真实而寻常的土地,寻找大禹的精神、汲取古人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。
提倡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。作为城市设计者的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,重新定义城市,重视乡土性,回归土地与人的真实关系,围绕生态基础设施设计城市景观而不是相反。
面向下层、从每个普通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,用日常工作、生活、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、评价和缔造城市景观,如此才能创造出具有自我繁衍功能的景观、有生命力的城市。城市建设者、景观设计师也只有树立理性、科学、平民化的价值观念,才能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。